千年古鎮劉家隔鎮,文化積淀深厚,是中國楹聯文化鎮。
近年來,漢川市劉家隔鎮堅持以文化聚力鄉村振興,全面宣傳發動群眾、全面培育文明鄉風、全面整治人居環境,深挖鄉村文化內涵、展現鄉村特色風貌、壯大鄉村文化產業,大力弘揚新風正氣,推進移風易俗,培育鄉風文明、良好家風、淳樸民風,扎實推進文化振興工作,賦能鄉村振興,讓村民的生活富起來、環境美起來、精神樂起來。
深挖傳統瑰寶
厚植文化底蘊
立足資源優勢,充分挖掘劉家隔鎮得天獨厚文化資源,深挖非遺瑰寶,發揚傳承優秀傳統文化,打造劉隔靚麗文化名片。
傳承剪紙文化。劉家隔鎮是剪紙的重要發源地,通過舉辦剪紙文化傳承班,出版《張安滔剪紙精品集》,拓印《清風遺跡》,實現以文化人。目前,正積極為民間老藝人申請剪紙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,紅色剪紙和清風遺跡申報漢川市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發揚楹聯文化。劉家隔作為中國楹聯文化鎮和湖北省楹聯文化鎮,一直以來都把楹聯作為一個標志性的文化載體。積極組織開辦楹聯、詩歌學習培訓活動;在連續10年時間里,每年春節組織楹聯協會會員為群眾義寫春聯;邀請省、市詩聯學會領導、專家及本鎮行家能人對全鎮學生和楹聯愛好者進行《聯律通則》知識培訓。
完善服務體系
筑牢文明根基
以完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為基礎,以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為宗旨,加大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力度,在全鎮構筑起以文惠民、以文聚民、以文育民、以文化民、以文樂民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。
文明實踐凝聚人心。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為載體,以關愛農村留守兒童、留守婦女、留守老人為重點,圍繞鄰里互助、幫扶幫困、敬老愛老、移風易俗等,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每月設定一個活動主題,在鎮集中組織大型志愿服務活動的基礎上,各村以屋場院子會形式,將志愿服務小活動送到群眾身邊。
打造文化活動品牌。緊緊圍繞鎮委、鎮政府不斷提高文化競爭力的發展思路,積極開展各類文化宣傳活動,普及文化知識。今年以來,陸續開展“關愛留守兒童 愛心爸爸在行動”、義寫義送廉政春聯進萬家活動、漢川市全民閱讀清廉讀書會活動、環境保護巾幗行志愿服務活動、千年古鎮博物展等惠民文化活動,極大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,激發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熱情。
培育宣傳隊伍
勁吹文明新風
堅持以培育文明鄉風為目標,模范評選為抓手,選樹各行各業先進典型,深刻詮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義,在全鎮上下勁吹文明新風。
文化協會助力鄉風文明。劉家隔鎮有文化協會5個,協會倡導全民閱讀,送戲進學校、企業、鄉村,參與學黨史念黨恩、清廉劉家隔等各種閱讀活動;倡導送文化進鄉村,組織開辦留守婦女、創業青年等培訓班,提高群眾綜合素質和職業技能,促進村民群眾就近就業;倡導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,積極帶領群眾改善房前屋后人居環境、宣講文明新風、宣傳法制教育等,促進鄉風文明建設。
創建活動壯大宣傳隊伍。持續開展十星級文明戶、好婆媳評選活動,開展文明家庭、平安家庭評選活動,通過創建活動發展壯大空巢老人志愿服務隊、醫療健康志愿服務隊、環境保護志愿服務隊、機關志愿服務隊、巾幗志愿服務隊、青年志愿服務隊等6支隊伍。發揮新鄉賢、返鄉創業大學生作用,廣泛開展形勢政策教育、法制教育、公德教育等百姓宣講活動。
共同締造涵養文明鄉風。以逼駕臺村為試點,打造美好環境和幸福生活示范點。一是倡導垃圾分類,增強群眾環保意識。鼓勵村民分類垃圾,將自家廢棄電池、燈管、紙類等閑置廢品分類收集,兌換洗衣粉、垃圾袋等日常生活用品;開展垃圾分類有獎知識問答活動,宣傳垃圾分類知識,調動村民環保積極性。二是設立愛心超市。結合村情,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活動,引導村民通過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獲得積分,在愛心超市用積分兌換商品。(漢川市委文明辦、農村新報)
發表時間:2022-11-25 來源:湖北文明網
千年古鎮劉家隔鎮,文化積淀深厚,是中國楹聯文化鎮。
近年來,漢川市劉家隔鎮堅持以文化聚力鄉村振興,全面宣傳發動群眾、全面培育文明鄉風、全面整治人居環境,深挖鄉村文化內涵、展現鄉村特色風貌、壯大鄉村文化產業,大力弘揚新風正氣,推進移風易俗,培育鄉風文明、良好家風、淳樸民風,扎實推進文化振興工作,賦能鄉村振興,讓村民的生活富起來、環境美起來、精神樂起來。
深挖傳統瑰寶
厚植文化底蘊
立足資源優勢,充分挖掘劉家隔鎮得天獨厚文化資源,深挖非遺瑰寶,發揚傳承優秀傳統文化,打造劉隔靚麗文化名片。
傳承剪紙文化。劉家隔鎮是剪紙的重要發源地,通過舉辦剪紙文化傳承班,出版《張安滔剪紙精品集》,拓印《清風遺跡》,實現以文化人。目前,正積極為民間老藝人申請剪紙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,紅色剪紙和清風遺跡申報漢川市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發揚楹聯文化。劉家隔作為中國楹聯文化鎮和湖北省楹聯文化鎮,一直以來都把楹聯作為一個標志性的文化載體。積極組織開辦楹聯、詩歌學習培訓活動;在連續10年時間里,每年春節組織楹聯協會會員為群眾義寫春聯;邀請省、市詩聯學會領導、專家及本鎮行家能人對全鎮學生和楹聯愛好者進行《聯律通則》知識培訓。
完善服務體系
筑牢文明根基
以完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為基礎,以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為宗旨,加大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力度,在全鎮構筑起以文惠民、以文聚民、以文育民、以文化民、以文樂民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。
文明實踐凝聚人心。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為載體,以關愛農村留守兒童、留守婦女、留守老人為重點,圍繞鄰里互助、幫扶幫困、敬老愛老、移風易俗等,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每月設定一個活動主題,在鎮集中組織大型志愿服務活動的基礎上,各村以屋場院子會形式,將志愿服務小活動送到群眾身邊。
打造文化活動品牌。緊緊圍繞鎮委、鎮政府不斷提高文化競爭力的發展思路,積極開展各類文化宣傳活動,普及文化知識。今年以來,陸續開展“關愛留守兒童 愛心爸爸在行動”、義寫義送廉政春聯進萬家活動、漢川市全民閱讀清廉讀書會活動、環境保護巾幗行志愿服務活動、千年古鎮博物展等惠民文化活動,極大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,激發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熱情。
培育宣傳隊伍
勁吹文明新風
堅持以培育文明鄉風為目標,模范評選為抓手,選樹各行各業先進典型,深刻詮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義,在全鎮上下勁吹文明新風。
文化協會助力鄉風文明。劉家隔鎮有文化協會5個,協會倡導全民閱讀,送戲進學校、企業、鄉村,參與學黨史念黨恩、清廉劉家隔等各種閱讀活動;倡導送文化進鄉村,組織開辦留守婦女、創業青年等培訓班,提高群眾綜合素質和職業技能,促進村民群眾就近就業;倡導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,積極帶領群眾改善房前屋后人居環境、宣講文明新風、宣傳法制教育等,促進鄉風文明建設。
創建活動壯大宣傳隊伍。持續開展十星級文明戶、好婆媳評選活動,開展文明家庭、平安家庭評選活動,通過創建活動發展壯大空巢老人志愿服務隊、醫療健康志愿服務隊、環境保護志愿服務隊、機關志愿服務隊、巾幗志愿服務隊、青年志愿服務隊等6支隊伍。發揮新鄉賢、返鄉創業大學生作用,廣泛開展形勢政策教育、法制教育、公德教育等百姓宣講活動。
共同締造涵養文明鄉風。以逼駕臺村為試點,打造美好環境和幸福生活示范點。一是倡導垃圾分類,增強群眾環保意識。鼓勵村民分類垃圾,將自家廢棄電池、燈管、紙類等閑置廢品分類收集,兌換洗衣粉、垃圾袋等日常生活用品;開展垃圾分類有獎知識問答活動,宣傳垃圾分類知識,調動村民環保積極性。二是設立愛心超市。結合村情,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活動,引導村民通過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獲得積分,在愛心超市用積分兌換商品。(漢川市委文明辦、農村新報)
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主辦
技術支持:荊楚網
投稿郵箱: hbwmwxxbs@vip.163.com